![]() ![]() ![]() | 無發表權 |

全部展開 | 前一個主題 | 下一個主題 |
發表者 | 討論內容 |
---|---|
Wayne | 發表時間: 2015-10-13 15:21 |
網站管理員 ![]() ![]() 註冊日: 2003-09-14 來自: 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發表數: 817 |
斯維拉娜 寫戰爭 為封閉世界發聲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8日揭曉,由現年67歲的白俄羅斯女記者兼作家斯維拉娜.亞歷塞維奇(Svetlana Alexievich)摘下桂冠,獲頒8百萬瑞典克朗(約台幣3248萬元)獎金,她同時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記者。 她在1985年出版首部著作《戰爭中悲慘的女性臉孔》,記錄蘇聯時期女兵參與二戰的回憶。(中國時報) 學者看斯維拉娜!寫戰爭 為封閉世界發聲 2015年10月09日 04:09 中國時報 郭佳容、湯雅雯 台北報導 斯維拉娜曾說:「蘇聯的歷史放眼看去都是墳墓以及鮮血,然而我願意將心中的恨轉換成愛,現在我愈發愛這群曾經迫害我的人,我會持續寫下關於我們的故事。」 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副教授鄢定嘉表示,早年俄羅斯社會封閉,許多消息都被封鎖,斯維拉娜受到另一位白俄羅斯作家阿達莫維奇的啟發,迷上專注描述人物側寫的「聲音小說」或「合聲小說」。因為她認為,社會上有很多聲音,必須被報導、被記錄,因此她多數的作品,都是以戰爭為主題。 例如《鋅男孩》一書談的是阿富汗戰爭,她花了4年時間,深入戰地訪問第一線軍人,還有訪談被派去打仗阿兵哥的母親,如何擔憂自己的孩子;此書曾受到共產黨嚴重抨擊,甚至一度遭政治法庭審判,所幸在國際人權組織聲援下才中止。 鄢定嘉說,不管是核災或戰爭,斯維拉娜的作品都是為了凸顯人民的聲音和形象,同時也解構蘇聯時期建構的英雄神話。1965年俄國作家蕭洛霍夫也曾以代表作《靜靜的頓河》一書,拿下諾貝爾文學獎,但此書描述的是俄國內戰。(中國時報)
|
全部展開 | 前一個主題 | 下一個主題 |
主旨: | 發表者 | 日期 |
---|---|---|
» ![]() |
Wayne | 2015-10-13 15:21 |
![]() |
Wayne | 2015-10-13 16:17 |
![]() |
Wayne | 2015-10-14 16:40 |

無發表權 | |